集团党委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
为了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廉洁意识,培养员工知廉耻的品德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7月10日下午,中共云南第一路桥工程集团党委组织机关党支部及下关附近各党支部部分党员共计45人到大理州人民检察院文化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进入检察院办公大楼前,三座醒目的雕像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它们正是代表法治的雕塑,即正义女神、独角兽、法鼎。讲解员生动地介绍了三大雕塑的内涵。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全体党员首先参观了州人民检察院的办公环境、廉政文化长廊、党建活动室、荣誉文化室等,了解检察机关的各项职能。
随后,来到文化教育基地综合展厅,认真细致地参观和听讲解。文化教育基地由州人民检察院历史沿革、人民检察工作光辉历程、领导关怀、警示教育、青少年教育厅、阳光厅等多个展厅组成。
文化教育基地综合厅不仅具备检察干警学习、培训的重要功能,还能通过里面的内容向外界参观人员宣扬检察文化,以及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达到警示教育的作用。基地开设以来已有4000余人次进行参观学习。
在“领导关怀” 展示厅,大家体验了相关视频音频使用,学习了国家领导同志们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
在“警钟长鸣、珍惜青春”展示厅,全体党员纷纷驻足,认真了解毒品的类型、网络游戏的严重危害,在心中绷紧了家庭教育之弦。
“警示厅”展示了近年来全国各地,特别是云南省、大理州查处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典型腐败案例,通过图片、影像及讲解员的解说,生动展示了那些利令智昏的官员干部沦为阶下囚的过程。为了更好的诠释警示厅的警示作用,该展厅通过科技设备结合监狱场景进行互动,让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贪腐的后果。看到模拟监狱的探视窗口,大家深感触目惊心,发人深省。
“阳光厅”内,一幅幅党风廉政建设成效的展板,令人鼓舞,一个个身边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感人肺腑,大家兴致盎然地参观了各类展板,观摩了全州部分先进人物人典型事迹以及各族人民上下一心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全力推动美丽幸福新大理创新发展的新风貌和新形象。
最后,大家纷纷走上由投影铺就的开满鲜花的阳光之路,依次离开展厅,结束了今天的参观。这次参观给大家上了一堂直观生动、意义深刻的廉政教育课,希望广大党员将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腐为鉴,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以牢固的宗旨意识勇担使命。
“洱海清、大理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保护洱海,云南第一路桥责无旁贷,参观结束后,集团党委又组织所有人进行“保护洱海,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活动,所有人员拿出自带环保捡垃圾工具,从湿地公园出发,沿着洱海徒步对沿途垃圾进行清理,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母亲湖。
在沿湖岸线清理垃圾过程中,部分党员还发现了洱海公害——福寿螺卵,大家纷纷加入了福寿螺卵的清理打捞中去。
福寿螺原产中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巨型田螺”之称,其食量大、繁殖力强,极易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会引起管圆线虫等寄生虫感染,产生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目前已经禁止食用这类螺。福寿螺在2003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
福寿螺属于雌雄异体,夏季,是福寿螺繁殖高峰期,交配一次可以多次产卵,一年可产卵20—40次,每次含卵200—1000粒,年产卵量3—5万粒颗,繁殖力非常强。福寿螺泛滥,势必会破坏洱海生态平衡,为彻底清除福寿螺、确保生态系统安全,政府不仅组织自身力量前去清理,还发动民间力量,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洱海的水治理当中。大理市人民政府已于7月4日发布通告,在洱海流域全面开展福寿螺防控工作,打响消灭福寿螺的“人民战争”。
洱海不仅是大理最重要的风景区之一,还是大理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湖。我们希望以主题党日这样的活动来践行对环保问题和洱海保护的重视,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洱海的队伍中来,以实际行动贯彻和落实洱海保护治理的各项措施。
文:陈婷翠
图:陈婷翠 董克昌
编辑:陈婷翠